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李农
如今,智慧城市”、“智慧照明”这两个词很热门,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或者都提到过。所谓智慧照明就是给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使用条件,说到根本就是为人来提供服务。那么人类对照明的终极需求是什么?当满足人对照明的需求后,照明设计还可以增加哪些附加的价值?针对这两个问题,在安徽省城市照明高峰论坛上,北京工业大学李农教授谈到了以下两个方面。
一、人类对照明的需求层次理论
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·马斯洛在1943年在《人类激励理论》论文中提出。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,分别是: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。这是人对于社会的需求。那么人对照明又有什么需求呢?由此,李农教授就展开了人对照明需求的研究,李农教授把这个研究称之为“人类的照明需求层次理论”,研究结果表明:人对照明需求同样分为五个层次。分别为:安全需求、效率需求、舒适需求、审美需求和价值需求。
人对照明最低的需求是安全需求,也就是保障人在活动中不至于产生生理上的伤害,这是最基本的要求。当最基本的要求满足以后,第二个层次就是效率的需求,不管是工作,还是车流、人流的通行等等,都开始追求效率。第三个需求是舒适需求,也就是说除了我们能看清楚环境,正常工作之外,还想在这个环境下能够待的时间长一点,能够更舒适一些。第四个层次的需求,是审美需求,对于初级的两个需求基本上是生理上的要求,第四个层次就上升到心理层面的需求,第三个层次是从生理向心理需求过渡的一个阶段。最高的需求是价值需求,就是获得超越照明的附加价值。
实际上做室内、室外的艺术照明是在做第四个需求层次,各类的国家照明标准所提出的指标要求都局限在最底下的三个层面。室外的照明标准基本上满足的是最低一层的标准,就是安全需求。室内的照明需求,主要要求的是效果,数量指标,还有质量指标,质量指标是控制舒适需求的。室外的艺术照明和景观照明是审美需求,也就是说看起来要赏心悦目,这是一个心理需求。最高层次的需求是精神需求,精神的愉悦。因此,最高的两个层级是所谓的艺术照明的范畴,一个是解决心理层面的需求,另一个是解决精神层面的需求。
李农教授要特别强调一点是,这五个层级的需求是上一级覆盖下一级,也就是说第二层级一定要覆盖第一个层级,第三个层级一定要覆盖下面两个层级。
二、照明的附加价值
李农教授经过三个月的时间研究得出,人类对照明的终极需求是价值需求。价值需求涵盖两个方面: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。具体是:精神层面主要有人文价值的形态体现;物质方面它的价值可以体现在经济、实用、信息等等具体价值形态方面。换句话来说,要追求所谓的照明的最高境界,或者满足人的需求的最高要求,可以从附加价值的角度来提供。
1、人文价值
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的印度馆
从照明手法来看大家觉得非常简单,就是剪影照明,但是它选择的树是典型的印度菩提树,所以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,只要你看到它就会联想到印度,这说明这个照明直接把印度的特征表现出来了,传达了所谓的人文价值。
2、经济价值
淮安智慧谷科技园楼体
这是李农教授给淮安智慧谷科技园做的楼体照明的一部分,使用的是点光源拼了一个HA,HA是淮安的缩写,然后通过构图装饰这个墙面,从而起到广义上的广告作用,宣传这个城市。通过夜景照明的做法,就相当于给它提供了免费的广告,除了要把它做美之外,还附加了一个经济的价值。
3、实用价值
淮安智慧谷科技园楼体
这是智慧谷的另外一栋楼,这是主入口右侧的一个栋楼,这里李农教授做了一个互联网的符号e,因为这是一个高科技的产业园,关键点是它又是一个时钟,通过点的移动和颜色的变化,一个是时针、一个是分针。因为这是入口,上下班的人都时常有看表的需求,所以在这里给它附加了一个功能——钟表,这体现了一个实用价值。
4、信息价值
云南烟草总公司办公楼
总的来说,景观照明做漂亮了,这是前提,在此基础上,还要琢磨给客户再增加一些附加价值。照明设计师在今后的设计中,应该把一些盲目、被动的东西变成一个主动的,从而满足客户的终极需求,无论是在精神还是物质层面上。核心一句话,做好设计紧跟潮流、掌握理论、结合实践、不断提高自己,勇创佳绩。